国各所科技大学深受中国访问学者的青睐。而回到中国之后,其中不少人为军方效力。德国之声与媒体伙伴机构对此展开新闻调查。
在德国学习工作的大约六万名中国学者中绝大部分只希望安心学习(资料图片)
这不是一部谍战剧,所以我们刻意不在文中提及个人姓名。这里所讲述的是德中科研合作中从道德角度而言的一片灰色区域:这位女士是一名物理学家,专业领域是理论粒子物理。在中国获得博士学位后,她来到德国。最初两年在一家意大利知名核物理研究所进行科研,之后三年她在德国汉堡和美因茨的两所大学度过。德国政界鼓励与中国展开科研合作。德国联邦政府认为“(这)对于长期稳定的双边关系具有特殊意义”。但是,如果这种科研合作最后的结果是帮助中国提升军备,德国政府还会如此认为吗?
现在,上文提到的那位女性物理学家为中国核武器研发机构工作。一位曾在德国与这位女科学家和其他中国同行合作过的学者回忆道:“他们很专注于技术层面的工作,比较缺乏长远眼光,但技术上非常深思熟虑,而且干劲十足。”他们之间从来不讨论政治话题,而是进行一些实际应用场景并不总是那么一目了然的基础性研究。“这些基础性研究部分在很多地方都能派上用场。问题就在于,之后会选择怎样的用途。”
这位学者自己也曾去过中国大学。当地学者的研究实力在过去二十年里迅速提升。“我不是很清楚,中国真正的目标是什么,但他们将基础研究看作具有战略重要性。这一点随处可见。”
中国核武研发机构
那位中国女性科学家目前效力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CAEP)也进行许多基础研究。不过这所学术机构的特别之处是,这里是中国唯一的核弹头研发基地。专注于技术转让议题的澳大利亚中国问题专家约什科(Alex Joske)认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是“中国科研系统中最令人生畏和令人担心的单位”。
延伸阅读——墙外文摘:“千人计划”只是中共国际渗透冰山一角
这位女科学家的最新学术论文无从寻获。确定的一点是:在欧洲逗留五年后,她入选一项最为知名的国家资助项目——“千人计划“,获得了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工作机会。这样的资助项目在中国有数百个。“千人计划”特别针对生活在海外或者具有丰富国际经验的顶级科学家。通过高额科研预算和现代化的实验室吸引他们加盟。一些德国学者也曾加入这一项目。
科研为中共服务
在习近平领导下,中共在科技领域投入大量资源,以求让中国在2050年实现成为世界强国的目标。“军民融合”是明确宣布的国家政策目标。根据这一战略,民用技术研究也必须为解放军服务。爱国主义是科学家们的义务。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习近平在2013年7月就曾如此强调。当时他执掌大权才几个月。2018年5月,他在中国科学院发表演讲称:“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与欧洲高校的科研合作对于中国崛起计划究竟有多重要?十一家欧洲媒体在新闻调查平台Follow the Money和CORRECTIV的牵头组织下所展开的一项共同调查对这一问题做出回答。我们发现,德国科学家也与中国军方学者进行合作,而且持续至今。将近350份合作研究报告就是例证。
十一家欧洲媒体参与的调查项目:中国科学调查
在第二阶段调查中,德国之声和媒体伙伴随机选择一些中国顶尖学者的简历。他们都和前文提到的那位女科学家一样,在过去十年里曾经长期在德国生活工作,在数学、信息技术、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进行研究。在美国乔治城大学安全和新兴技术研究中心(CSET)的帮助下,我们最终确定了80人的身份。
拿着洪堡奖学金进入中央军委
一位获得洪堡奖学金的中国化学家在2011年至2014年间在柏林三所顶尖研究机构进行科研工作。2015年,他又获得欧盟的居里夫人奖学金,前往英国利物浦一年。现在他是中国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的成员——中央军委是中国最高军事指挥机关,由习近平本人担任军委主席。这位化学家目前的科研重点之一是激光技术。
另一位洪堡奖学金获得者、一名等离子物理学家在波鸿鲁尔大学待了三年。2018年,回到中国刚好一年之后,他获得了中央军委的资助奖金。他当前的研究重点包括人工智能以及航空航天驱动系统。2020年,他也开始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514所工作。根据他自己的说法,工作内容是“与航空航天和国防有关的计量学”。计量学是研究量度的科学,涉及精确及校准。
洪堡基金会秘书长奥夫德尔海德(Enno Aufderheide)承认,这样的个案显然不符合德国利益。但他依然相信,如果放弃合作,德国的损失会比中国更大。必须和全世界的高科技人才保持联络。“中国人非常了解欧洲,但是我们却不太了解中国人。因为我们需要进行这样的交流。”他认为,把中国的科研工作全部简化成军事研究是错误的。“在中国也有优秀真实的基础研究。”
国防工业接班人
还有一个例子发生在慕尼黑理工大学。一位很有天赋的中国工程师曾在这里为博士论文进行研究工作。返回中国后,他先是在2019年得到中央军委颁发的一个创新奖项。一年之后又获得一项科研资助。他的研究主题之一:超高音速飞行器的热保护技术。
这位天才工程师现在至少领导着三项直接得到中央军委拨款的大型科研项目。其中两项被标定为“重要国防项目”。作为一名教授,他也是计划到德国留学的博士生的联系人。2019年夏季接受一份中国地方报纸采访时,他曾表示:“以前我曾希望进行我自己喜欢的科学研究项目。现在我希望为国防工业培养更多人才。”
慕尼黑理工大学一位目前仍与这名中国学者保持联络的教授对我们表示,对于对方与中国军方的关系一无所知。“我与这位中国同行的合作主题一直是燃料研究的民用领域。”
德国之声及其媒体伙伴机构曾多次与以上提及的四位中国学者进行联系,但没有得到回复。
“不要喂那只会咬你的手”
根据德国科研机构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的数据,目前占据中国科研领导岗位的人中“大约三分之一”曾在德国学习。其中就包括那位正在推进中国军事材料科技的化学家,以及培养国防工业接班人的工程师。
狄雨霏(Didi Kirsten Tatlow)曾与人合作撰写一本关于中国寻求外国技术的专著。她认为,德国对于中国访问学者的大尺度开放态度存在巨大的安全风险:“有一句英国谚语说:不要咬那只喂你东西的手(don't bite the hand that feeds you)。我会反过来说,不要喂那只会咬你的手。”
狄雨霏因此提出了一个事关国家体制的问题。德国必须自问,“这个体制是否旨在排挤我们,并用一种对我们来说充满政治风险、缺乏民主的方式来主导我们的工业。”
科研自由的至高原则
德国宪法保障科研自由免受国家干涉。各所大学自行寻找研究伙伴和项目。德国联邦教育科研部副部长勃兰登堡(Jens Brandenburg)表示:“我们不能也不愿意从柏林进行统一管控”。德国的目标是,在与中国的科研合作中“有可能的时候就开放,有必要的时候就封闭”,尤其是在涉及军民两用技术的课题上。
延伸阅读——独家:欧洲大学研究人员暗助中国军方?
勃兰登堡表示:“中国方面对于科研自由进行严格限制,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也观察到(中方)对于军事或军民两用技术的强烈关注。”尽管如此,这位副部长认为划下红线不是好办法。“对我来说非常非常重要的是,我们在德国能够坚持科研自由的原则。”他认为自己所在的部门只能在其中扮演顾问角色,提供咨询并提高大家对于这一问题的敏感度。
德国科技界有备而来
不过中国并非盟友,而是“制度性竞争对手”。这是欧盟的立场,德国联邦政府同样如此。
安全领域有人担心,科学家们活在“自己的泡泡里”,因为国际合作对于他们来说“绝对是一项硬通货。”科研也牵涉到耗费大笔资金,而中国很愿意为外国研究项目和科研职位进行提供资金。许多大学因此在对待中国的问题上“有点温顺”、“有点天真”。
贝克教授(Katja Becker)并不认同这种观点。她担任德国科学基金会主席。“天真的说法真的不合适,因为我们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各大学之间深入交流,科学伦理委员会和负责相关事务的联邦出口管制局会对重要敏感的合作项目细致审核。
政治道德难题
德国科学基金会主席贝克同时指出,德国科学界对于针对乌克兰的侵略战争迅速做出反应。战争爆发后,与俄罗斯的所有科研合作立即全部冻结。“我们从中学到,信任和希望并不总是具有充分理由的。很遗憾,事实就是如此。”但是,“如果我们想解决人类重大的科学问题”,人们还是需要彼此之间的信任。
中国没有谴责俄罗斯发动侵略战争,并把美国称为真正的侵略者。“我们绝不会现在为此切断与中国的联系,没有这样做的理由,”德国科学基金会主席贝克表示。
毫无疑问,目前在德国的大约6万名中国学者中绝大部分只是希望安心学习。令人担忧的是那个体制,它将科学工作者的研究置于中共军事计划之中,而德国的应对则首先应该在政治道德层面展开。